为提升师生科研素养与学术创作能力,2025年6月25日晚,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第三期“管院论坛”特邀国家发改委国家高端智库博士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李华姣教授,开展“高级别期刊论文发表、能源经济大赛获奖经验介绍”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以“科研选题与学术创新”为核心,结合李华姣教授多年科研实践经验,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学术盛宴。
能源经济大赛:从选题到落地的全流程解析
李华姣教授以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为切入点,系统梳理赛事历程与参赛策略。她指出,大赛覆盖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制,其中校赛阶段申请举办权的院校可推荐23%-35%的作品直接获得省赛三等奖,这一机制为参赛团队提供了“零门槛突围”的重要机会。针对选题痛点,她提出“从身边事物出发”的底层逻辑,以“苇苇而碳”特等奖作品为例,该项目通过跟踪白洋淀芦苇固碳效应,结合3D建模与时空数据分析,将看似普通的生态调研转化为兼具科学规范与创新亮点的参赛作品。
在方法论层面,李华姣教授强调“软硬结合”的实施策略。硬件方面,需通过调研问卷、实地采样、数据测试等方式积累可视化工作量,如新能源汽车碳减排项目中对车型分类与电池数据的扎实分析;软件层面则要求体现学术思维,如“碳排放加分与返金激励效应对比”等创新假设的提出。她特别提醒,参赛全程需保留调研记录、数据截图等佐证材料,这些细节往往成为打动评委的关键。
科研选题要点:从科学问题到基金申报的闭环路径
围绕科研选题(论文写作),李华姣教授以自身国家自然基金申请经历为例,揭示科研选题的三大策略:一是聚焦已有研究基础与所关注的研究领域开展交叉融合研究,及时关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立足自身所在学科及时查询各学部的历年选题,尽早立题,选题需要不断打磨和论证,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二是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个科学问题,分别是熟悉的领域和文献查新,借助Web of Science、CNKI、Google学术等平台进行文献查新,规避研究重复。三是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将“能源走出去”等政策导向转化为学术问题。
在课题结构设计上,她提出“标题四要素”原则——聚焦问题、体现创新性、凸显模型方法、确保可读性。摘要部分则需遵循“四段论”逻辑:背景引入、方法创新、内容概述、价值升华,如某篇论文通过构建多层网络模型,既填补了地理经济学与复杂科学交叉研究的空白,又为能源政策提供了量化依据。关键词方面提醒大家注意不同领域中专业术语的不同表达以及潜在的同行评议。研究背景和意义方面,注意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区别所在,研究背景阐述从理论和实践应用两个角度为什么要做?而研究意义则强调从理论和实践应用两个角度阐述做成了有何价值。
科研进阶:从学术积累到团队协作的生态构建
讲座中李华姣教授分享了科研成长的“三维突破”路径。在个人层面,她建议青年学者通过参与国家级基金项目积累经验,从2011年首次负责文献综述到2025年担任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其科研进阶轨迹印证了“在项目中学习”的成长逻辑。在团队层面,她强调跨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其研究团队融合了复杂网络、经济地理、能源政策等多领域人才,这种知识互补性在多层网络建模等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
针对师生面临的“如何提出科学问题”困惑 ,她建议大家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广泛查询国内立项基金项目;第二,阅读学科所在领域内顶级团队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三,关注国家战略性部署以及了解重要文件精神;最后,多走访各类企业调研,了解企业诉求。
以学术匠心浇灌创新之花
近三小时的讲座中,李华姣教授以“问题导向、方法创新、价值落地”为主线,将抽象的科研方法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指南。现场师生就“如何科学选题”、“跨学科研究中的方法融合”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李华姣教授逐一给予细致解答。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高级别论文发表与学科竞赛的“操作手册”,更传递了“从国家需求中找方向、在学术规范中求突破”的科研理念,为管理学院营造了更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

专家简介:李华姣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国家发改委国家高端智库博士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专题、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北京社科重点项目(决策咨询)等各类项目10余项。先后在NATURE出版社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NATURE指数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FMSA类期刊ECOLOGICAL ECONOMICS,ABS三星期刊ENERGYE CONOMICS等领域内多个高水平期发表SCI/SSCI检索期刊论文70余篇,论文被引2000余次,H指数27。受邀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214期双清论坛学术秘书,参与撰写的咨询报告和内参获得中央领导批示3项,省部级领导批示/采纳4项,主笔撰写的研究咨询报告被《人民日报内参》以及国家高端智库研究报告等采纳。